愛河的前世


愛河的形成非常的晚,明清之際才有明顯的溪溝出現,成為一條自然河川,於此之前,愛河的本流與支流都在海底,和高雄港的海域結為一體,是一個大型的內陸淺海地區,面積約一百五十平方公里。 台灣島是在地質時間第三世紀後期與第四紀的洪積期,也就是現代沖積層時期上升的,隨後打狗山與半屏山形成高位珊瑚礁的小山,時間約四十餘萬年前,高位珊瑚礁的內陸淺海,就誕生了愛河,這個年輕貌美的小姑娘,如前所言,此時的河溝並不明顯,因為造山運動所致的地層不斷上升,海岸線也不斷退後,再加上沿海地區的淤積作用,低窪地區的河溝終得顯現,溪溝的兩邊,是沼澤、泥灘、鹽湖、與分流交錯存在,這時,前鎮河與後勁溪也同時形成,高雄的三山與三河正式躍上舞台。

愛河的水源


  愛河的水源有兩種,一為海潮,由於她是潮川型的河流,會感受潮汐的漲落,故下游水質是海水,這也是民眾於此段釣魚時,魚穫皆為海水魚的緣故,也因此造成民眾在此放生嬌貴的淡水飼養魚,而真的放牠去往生的憾事,另一水源即是上游的灌溉水及雨水,以及工廠排放的事業廢水及家庭污水,上游短而沒有固定水源,下游則水量充沛,全年不乾枯,其潮流方向,漲潮時由海岸向西南流動,一港口的海水於此時在加工出口區分為兩支,一支流入高雄港的主航道,另一支即入愛河。退潮時愛河河水向西北方流出一港口,漲退潮的平均落差約0.67公尺,雨季才暴漲為2.19公尺,水流算平緩。▲top

愛河的名稱


  愛河隨著歲月的流逝,她有著不同的名稱,最早稱為著歲月的流逝,她有著不同的名稱,最早稱為打狗川,高雄因平埔族的馬卡道族的刺竹文化而稱打狗,這條河被稱為打狗川,可見當時就與高雄的住民發生唇齒相依的關係,而後日人佔領高雄後,嫌名不雅,逐轉換為高雄貳字,於是愛河有了第二個名字─高雄川,自1908年基隆到高雄的火車全線通車後,日本政府開始以三期的築港計畫,開發愛河以西一百七十萬平方公尺為市區,也就是現在的鹽埕區,愛河於是進行了第一次的美容瘦身,縮窄了河面,睿深了河床,開發了愛河的運輸功能,愛河中壯觀的原木溯河而上的景象,成為許多老高雄記憶扉冊裡蕩漾的一頁,愛河搖身變為高雄運河,光復後,政府將運河兩岸闢為河畔公園,逐漸吸引市民以及外來的觀光客來此懸賞浪漫,1948年,市民陳江潘在中正橋附近經營划船所,請詩人呂筆命名為愛河游船所,豎立招牌在橋畔營業,某日颱風過境將招牌中游船所三字吹落,只剩愛河兩字,又巧遇情人於此殉情,留下纏綿緋惻的情書,記者報導時的取景鏡頭後即為愛河二字,一個美麗的錯誤報導“愛河殉情記”,於是成為了高雄人對愛河認知的圖騰,而後,高雄運河之名走入歷史,愛河有了全台灣甚或全世界最美的名字,民國五十七年,楊金虎任市長時,為蔣夫人祝壽再度改名為仁愛河,但高雄人一逕只稱她為愛河,民國八十一年,市議員陳武勳在議會提議,終於又要回了愛河的名字,愛河還會有別的名字嗎?這恐怕不是件容易發生的事,因為她已經成為高雄生命記憶的主體。


愛河各河段的舊名稱
  愛河原本是淺溪,沒有統一名稱,下游水道漫漫,日治時期,乾季時學童可以脫光上衣,赤足從鹽埕區涉水到對岸苓雅寮公學校上學,當時河口寬度兩百公尺以上,現在五福橋長度一百一十公尺,河道最寬一百二十四公尺,上游僅十公尺左右,河口水深有三公尺。
主流河段舊名稱有:
苓雅寮:河口東岸,原名是苓雅寮,為漁民卜居之地,因用苓仔(竹罟)捕漁得名,河口有沙洲叫苓洲,日治時林賞向日政府建一座木橋,叫苓雅橋,是高雄橋的前身,過橋要收費。
頭前港:愛河河口兩岸一帶,今鹽埕區府北里的河段名稱。
後璧港:愛河河口分流道的名稱,自今建國橋一帶分出支流,延建國路流向壽山山腳,到哈馬星舊火車站附近入海,後來加蓋稱大溝頂,崛江是其入海地段,崛江的日文意思是壕溝,日人築港時挖取港底泥沙填築而成。填土後在此興建碼頭倉庫,也是日人的宿舍區,後為舶來品市場。
七吼橋:今自由橋旁,是清代左營舊城,凹仔底通往灣仔內和鳳山縣城的重要橋樑,傳說是乾隆年間湘軍所建,橋墩有七孔而得名。
船仔頭港:天祥路鼎新橋一帶,船仔頭是碼頭的意思,清代先民步行到此搭舢板,水路運輸從這裡開航。
寶珠溝:先民認為此段溝水有如甘露,旱季用以灌溉農田,故名。
烏魚仔港:於今中央果菜市場旁,農民在此興建土壩,涵蓄雨水,大潮時,海水可以漲到這裡,烏魚汛期來臨,游至寶珠溝處無法再上行,以為烏魚迴游到此,故名。
大港溪運河:發源於五塊厝,林德官田野,經三民區灣仔內,在七賢橋旁注入愛河,光復後此河段曾截彎取直。
三塊厝港:於雄中前方,清代的帆船可以直接從打狗隙開到這裡停泊,使得這裡十分繁華,僅次於鳳山縣城,各類店舖俱備,成為南北貨中心
大港:火車站前河段,過去因盛產鯉魚出名。
▲top

愛河的流域


  愛河的流域,上游的源頭起於高縣仁武鄉的八卦寮,接引曹公圳的灌溉之水,由高速公路涵洞流至榮總處進入高雄市,流經高雄市左營、三民、鼓山、鹽埕、前金、苓雅等區之後注入高雄港,昔日的主河道約為今日的兩倍寬,於日治時期因都市開發而逐漸縮減,今長約12公里,支流目前有六條,為:左營地區的葫盧尾圳,文藻外語學院後方的檨仔林埤,榮民總醫院附近的七番埤,七賢國中附近的二號運河(三塊厝溪)等,現有部份河道已被加蓋闢建成公園綠地或道路使用。
  愛河由東蜿蜒西流,在龍水左彎,南流進入市區,穿越鹽埕,由鹽埕西北向東南斜貫出海。 她的下游分成兩條河道入海,在建國橋以下的地方分岔,本流在苓雅寮注入內海,分流從大港溪運河來,入愛河沿壽山山麓蜿蜒而下,在哈馬星舊火車站入海。▲top

愛河的人文歷史


  愛河原本為一溪流,當地人通稱為溪仔,並未有一固定或統一的名稱。與其居民的關係,早期為農、漁、交通等的互動。由於愛河水源充足,打狗平原深得灌溉之利,因此盛產稻米、蔗糖、鳳梨等作物;漁類方面除一般魚、蝦之外,冬至前後有烏魚,於大潮時刻,烏魚甚至隨著海水由高雄港,往上游入高雄川到達烏魚港仔(今三民區民族路與建工街交會處之大港橋以西一帶,直至1955年(民國 44年),每年冬至前後,居民仍可在該處捕獲烏魚,可見當時高雄川,高雄港仍未受多大污染。
愛河上游
  愛河的源頭在高雄縣仁武鄉八卦寮埤,後經由清代知縣曹謹修築曹公新圳完成後,愛河與高屏溪產生關連,成為早期重要的灌溉渠道。上游的範圍是從民誠路以北至八卦寮埤一帶。在清代時期,於現在文藻外語學院前附近,有一小港口,稱為船仔頭港,是愛河航運的終點,當時附近居民對外的主要交通要道之一。
愛河中游
  愛河的中游,範圍由建國橋以北至明誠橋之間,此河段在清代時期,包含龍水港、田尾港、烏魚仔港(寶珠溝)、七吼橋及內惟埤等重要人文景點,龍水港在現在龍水路附近,是昔日通往鳳山舊城的重要水路。早期在中游處建有田尾橋,是左營舊城前往鳳山新城的必經橋樑。烏魚仔港在目前果菜市場附近,早期烏魚汛期間有些烏魚會上游至此,故得此地名。此河段在民國50年代是高雄地區重要的儲木池所在。
  此河段中有一座類似關渡大橋的鋼構紅色鐵橋─中都橋,旁邊有南台灣最早設立的磚窯場,在其上游不遠處有鼓山運河可直通台泥高雄廠,此運河曾是日治時期運煤等和紅土等工業原料之要道。內惟埤原是高雄市最大的埤塘溼地,有渠道通往愛河,現開闢為文化園區,園內有美術館,戶外雕塑展示及濕地公園。
愛河的下游
  愛河下游,範圍由高雄港鐵橋至建國橋之間,此地區在清代時期是一片濕地,包括頭前港、後壁港,前金港、三塊厝港、大港一帶(包含現在的二號運河)。 於康熙後期(約1710年代)成立「瀨南鹽場」為全台第四大鹽場。1900年時,鹽埕埔加上鹽埕庄人口約為兩千人,因為愛河三角洲及附近大都為鹽田及魚塭,較少人居住。日明治41年(1908年)打狗港(現今高雄港)第一期工程開動,大正三年(1914年)打狗市區計畫,規劃打狗川(現今愛河)以西一百七十萬平方公尺為市區,由日本人所經營的打狗整地株式會社成立,大量收購鹽池濕地地區,再利用打狗港(現今高雄港)整治工程中和打狗川(現今愛河)浚修時所挖的泥土,用來填土造陸,生成了目前的鹽埕區,也導致昔日出海口上的紅樹林、招潮蟹、彈塗魚、蚵、貝等濕地生態消失不見,也使河道寬度縮減一半。▲to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玩童愛設計ela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