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大名城攻城不制霸 × 自駕快閃懶人攻略,在日本的土地上東奔西跑,直及武士蓋的城牆,日本城除了具有戰爭上的防備設施之外,還擁有於他國看不見的獨自建築美感,以及其堂堂威武的風格,可說是來日本一定不可以錯過的景點之一。
百大名城攻略連結:https://mengweiliu.pixnet.net/blog/post/571238280?cl=d
【參觀日期】20180622
🎐【拜訪總順序】第11城🎉
🗺️【一百大拜訪總順序】第11號
🗺️【二百大拜訪總順序】
🗺️【名大名城總排名】 91
【景點名稱】島原城/しまばらじょう Shimabara-jō
【通 稱】森岳城、高來城
🎯【值得觀賞性特色】
超級純白五層天守、迷你版忍者博物館、地下忍者體驗、原版島原大變亂資料館!
【當日天氣】 晴
【位置地址】 長崎県島原市城内1丁目1183-1
【連絡電話】0957-62-4766
【坐 標】32°47′21.18″N 130°22′2.15″E
【面 積】整個場地規模東西長約350米,南北長約1200米,約33,000平方公尺
💰【景點費用】
大人 700日圓
中高生 500日圓
小學生 350日圓
島原城+忍者館+西望記念館共通票 1,200日圓
費用類別 |
費用(日圓) |
大人 |
700 |
中高生 |
500 |
小學生 |
350 |
三館共通票 |
1200 |
🌃【夜間亮燈】✨有,天守及護城河邊夜間點燈,超級夢幻!
🕒【預計參觀所需時間】約90分鐘(含拍照+天守內展示慢慢看版本)
🚻【洗手間】設於入口處及天守內
🕘【營業時間】9:00~17:30(最後入場17:00)
【每年公休時間】無特別休館(惡劣天氣除外)
🅿️【停車資訊】有付費停車場
🚗【停車位數量】約150台
🚗【自行駕車前往交通資訊】
從長崎自駕出發,走長崎自動車道 ➔ 諫早IC下交流道 ➔ 經由國道57號前往島原(約90分鐘)
🚶♀️🚆【自行大眾運輸前往交通資訊】
搭乘島原鐵道到「島原站」下車,步行約10分鐘到城
👣【抵達難易程度】市區內平路好走,城旁也有標示清楚不迷路!非常親民!
🌸🍁【花季盛況】
島原城的櫻花在護城河周邊與城郭之間盛開,有將近400年的歷史,沿著護城河周邊約有250棵以上的染井吉野櫻,盛開時的粉嫩櫻花與古城相映成趣,吸引了許多攝影愛好者前來拍照。
每到春天整座城堡被櫻花包圍,美得像一幅畫!秋天楓葉轉紅時,搭配白色城壁,紅白對比又是另一種浪漫!
🌸【櫻花時間】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
【櫻花賞遊路線懶人包】【賞櫻小地圖】🌸
🍁【楓葉時間】每年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
【楓葉賞遊路線懶人包】【賞楓小地圖】🍁
🍱【當地美食介紹】
主食推薦
具雑煮(ぐぞうに):超豪華版年糕湯,料多豐盛,必吃!推薦「姫松屋」。
島原手延素麵:當地驕傲的手工細素麵,推薦「島原手延素麵協會直營店」。
甜點推薦
かんざらし:用白玉小丸子泡在甜水中,冰冰涼涼好消暑~推薦「銀水」。
かすてら(長崎蛋糕):島原也是長崎蛋糕的產地之一,可帶一盒當伴手禮!
伴手禮推薦
島原手延素麵禮盒
島原温泉水護膚品
📜【歷史年表】👇(故事版)
在江戶時代初期,原本在島原統治的是有馬直純,但1616年,他被轉封到日向延岡藩。
新來的松倉重政認為原本的「日野江城」地形不夠好,決定重新選址,於元和4年(1618年)開啟壯麗新城建設工程。經過6年的努力,1624年島原城終於完工!
可惜松倉家族的暴政讓民不聊生,1637年爆發了震驚全國的「島原之亂」。
暴政的松倉勝家被處死,松倉家也滅亡,之後由高力忠房繼任城主。
時光飛逝,明治時代的廢藩置縣、廢城令推翻了舊秩序,島原城也在1874年被廢,天守與建築物被拆賣一空,只剩下斷垣殘壁。
到了昭和年間,熱心市民推動重建,西櫓、天守、巽櫓、丑寅櫓與長塀一一復原,島原城終於重拾昔日榮光。
更在2006年被選入「日本百大名城」第91號,成為歷史迷心中不可錯過的聖地!
年份 事件
1616年(元和2年) 有馬直純被轉封到延岡藩,松倉重政入主島原
1618年(元和4年) 松倉重政開始建造島原城
1624年(寬永元年) 島原城完工
1637~1638年(寬永14~15年) 島原之亂爆發,松倉勝家被處死,松倉家滅亡
1638年(寬永15年) 高力忠房4萬石入封
之後 由4家譜代大名輪流統治
1871年(明治4年) 廢藩置縣,成為島原縣
1874年(明治7年) 廢城令頒布,島原城被廢,土地建物出售民間
1876年(明治9年) 天守以下建築物破壞,本丸變耕地,三之丸建島原中學
1960年(昭和35年) 西櫓復原
1964年(昭和39年) 天守復原,成為歷史資料館
1972年(昭和47年) 巽櫓復原
1980年(昭和55年) 丑寅櫓與長塀復原,設西望紀念館
1996年(平成8年) 旅遊復興紀念館開館(紀念雲仙普賢岳災害)
2006年(平成18年) 4月6日入選「日本百大名城」(第91號)
2007年(平成19年) 日本百大名城郵戳徵集活動開始🎖️百大名城認證理由:島原城是島原之亂的歷史現場,且保存良好且重建完整,具有極高歷史與文化價值。
🏛️【建築結構簡介】
島原城的設計,是典型的江戶時代平城風格,以巨大的正方形本丸為中心,外圍配置二之丸、三之丸,並以廣闊的護城河防守。
天守為地上五層、地下一層的層塔式結構,外壁一片潔白,與藍天護城河相映成趣,具有極強的視覺衝擊。城內大量運用高聳直立的「直線石垣」,並且設置了五重六層的大天守與四座小天守角櫓相連,形成堅固的防禦網。
因建設規模過大,耗費了大量人力財力,導致民間疾苦,最後引爆了著名的島原之亂,也成為島原城歷史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城郭構造】梯郭式平城,四方形格局,護城河深寬堅固。
🏯【天守構造】
五重五階地下一層的層塔式天守,屋頂設計典雅。
🛠️【建 造 者】松倉重政
📅【建造年份】1618年開始,1624年完成
👷【主要維修者】昭和時期島原市政府
👘【主要城主】松倉重政
【主要城主】 松倉氏、松平氏
【廢城年份】1871年
【現存遺跡】石牆、壕溝
【重建建築】復興天守(獨立式層塔型5重5階天守)、丑寅櫓、巽櫓、西櫓
【指定文化財產】市指定史跡
🏚️【廢城年份】1874年
🎴【現存遺跡】石垣、護城河部分保存
【重建之建築】1964年重建天守
【指定文化財產】島原城石垣部分被列為長崎縣指定史蹟
📮【百大名城印章放置處】島原城天守閣內售票口旁邊有設置「百大名城印章」,
記得開館時間內進入一樓入口處蓋章,旁邊還有紀念品區可以順便逛逛喔!🎯
📸【拍照tip】最佳拍照點推薦:
① 護城河外圍步道 – 站在南側護城河外,利用水面反射,能拍出倒映天守的夢幻畫面,尤其清晨與傍晚的金色光影超級唯美!✨
② 西櫓前草地區 – 白牆+石垣+藍天+大草地,構圖簡單又大氣,適合拍團體照與全景照~
③ 天守閣頂樓窗邊 – 向東可眺望雲仙岳,向南望見有明海,絕對是城主級視角,自拍請小心頭髮亂飛😂
打卡Pose小建議:
穿浴衣來場「城下町少女風」走拍!
跳拍 + 舉刀手勢,一秒變忍者或天草四郎代言人!
帶上折扇或和傘道具,增添懷舊感📷
🔗【官網連結】島原城官方網站https://shimabarajou.com/(資料來自於維基百科及官網部分照片分享,如有不妥之處敬請見諒,或者來信告知刪除,謝謝!)
💬【心得評論】
島原城對我來說不只是白牆建築美,而是那份隱藏在城牆下的歷史情緒。走在重建後的天守,雖然知道它是近代才復原的,但當我站在最高層眺望遠方雲仙火山,腦中突然浮現「島原之亂」那些激烈又悲壯的畫面。
城主松倉家的暴政、天草四郎的反抗、百姓的血淚,這些歷史雖沉重,卻讓這座白色城堡多了一份「不只是拍照打卡」的厚度。
我們一家當天是快閃到訪,原本只是想簡單拍拍照,沒想到孩子爸被資料館的「基督教傳播展」震撼到多看了半小時,孩子則是瘋狂愛上西望紀念館裡的雕刻作品。真的是意外的收穫滿滿~!
🎬【附記】
🌟 寫在攻略之後:我為什麼會這樣寫名城筆記?
這篇文章的誕生,其實不是想鉅細靡遺地記錄每一步行程,而是因為我這個自助旅行選擇困難症患者,每次排景點總在「要不要去」中拉扯。旅行時間有限,沿途又有太多景點讓人心癢癢,我又偏偏是個**「路過不錯過」**的人,總想著:都來了,怎麼能錯過!
為了解決內心的小劇場,我把平時會注意的各種小細節整理下來——像是開放時間、交通方式、花季盛況等等,搭配自己的想法,方便快速決定到底要不要把景點塞進行程裡。
因為我們家旅行風格很特別,老爸老媽(也就是我和孩子的爸)是早起派,愛一早出門開著車到處跑;孩子們則是放鬆派,隨遇而安慢慢玩。所以我們會在主要景點之外,再找一個兩小時內可以來回的小景點,像是遺跡、開放式城跡或車站旁的小城堡——即使不進去深度參觀,也能滿足「到此一遊」😅的小虛榮感。
孩子的爸超愛在公路上馳騁,我則喜歡在新景點下車拍張照,特別迷戀早晨那種清爽又不塞車的氛圍。久而久之,我們就自然發展出**「攻城不制霸」**這種玩法:不一定每座城都要進去,但一定要留下足跡和回憶!
這些筆記主要是整合官網、維基百科等公開資訊,再加上我自己的一點小分析,希望能幫助同樣想輕鬆自助旅行的朋友,快速做出選擇。因為時間、地點、人物,永遠是行程安排的關鍵,想多塞點景點是人之常情,但時間是公平的呀!
老實說,出發前明明做了滿滿功課,但很多時候到現場也只是在城門口拍拍照,沒有花錢進去。內心有點小愧疚啦~但畢竟進城也是要花門票+不少時間,這些內部深度導覽,就交給真正認真制霸的朋友們吧!👏
我的這些文章,比較像是踩點整理型,而不是完整導覽。如果你也有同樣的旅行習慣,或者有任何想法、經驗,歡迎一起聊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