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日期】20230204
【拜訪總順序】 54
【一百大順序】
【二百大順序】 12
【名城 排名】 184
【景點名稱】基肄城
【通 稱】
【當日天氣】 晴
【位置地址】 築紫野市、三養基郡基山町(注:此城跨越福岡縣及佐賀縣兩縣)
Kokura, Kiyama, Miyaki District, Saga 841-0201日本
【連絡電話】無
【坐 標】
【面 積】
【景點費用$日幣】無
▶營業時間:24 小時營業
▶公休日:無
【城郭構造】古代山城(朝鮮式山城)
【天守構造】不明
【建 造 者】 大和朝廷
【建造年份】 665年
【主要維修者】
【主要城主】
【廢城年份】不詳
【現存遺跡】土壘、石牆、城門、水門、奠基石
【重建建築】
【指定文化財產】國家特別史跡
【沒有交通工具的方便性】★☆
【從最近的車站乘坐大眾運輸方式資訊】從鹿兒島本線、甘木鐵道甘木線基山站乘坐巴士(宮浦線)至丸林巴士站,再步行約30分鐘。
【停車場】有免費停車場(20~30個車位)
【花季】賞花時期 3月下旬~4月上旬花數 染井吉野、山櫻 約30株、禦衣黃桜3株【夜間亮燈】沒有
【洗手間】 無
【值得觀賞性特色】
【預計參觀所需時間】1個小時 (計算方式從門口進去含拍照時間及慢步行走時間不含停車及買票時間)
【百大名城印章放置處】基山町民會館
【官方網站】https://www.town.kiyama.lg.jp/kiji0031236/index.html(無主要的,與區公所的共用)
【歷史年表】
在西元663年的百濟戰役之後,與大野城遺址相同,都是建造於西元665年的古代山城,位於大宰府政廳正南方的坊主山(404公尺)上,和大野城與水城一樣,展現了百濟系統都城的特色。
奈良時代,失去妻子的大伴旅人,和前往慰問的官員,爬上了基肄城並在此吟詠和歌等,從這些事蹟來看,已經脫離過去的緊張氣氛,轉變為交流的場所。
【建築結構】
基肄城遺址是建造於大宰府南方的基山及其東峰的古代山城,一般認為,它與建造在山腳下的關屋土壘和Touregi土壘等,都擔負著「保護大宰府南方」的重任。以長度約4公里的土壘作為城牆,除了城門遺址和水門遺址以外,還保留了大約40座的礎石建築遺址。最南端的水門,備有古代山城中最大規模的水閘之一,但在旁邊也發現了3個小水閘。
(資料來自於維基百科及官網照片分享,如有不妥之處敬請見諒,或者來信告知刪除,謝謝!)
【心得評論】
撰寫本文最主要不是在敘述來到這景點每一步的點點滴滴,主要是自己長期在自助旅行,常在行前做功課時發生選擇困難症的情況,因為旅行時間有限,但沿途景點太多每次都在要與不要中徘廻,我又有一種路過不錯過的心態,所以在此將網路上自己會去注意的項目用我自己的球及想法一一列出,方便快速做出決定是否加入在行程中,甚至排進花費的時間內,另外因為長期都是全家出遊自駕,我跟孩子的爸是早起習慣,孩子們是嬉遊是放鬆地不趕行程的,2個老的喜歡開車到處逛逛看看,不喜歡浪費時間在旅館的床上刷手機,所以協調後想個方法在主要景點外,找個休息的點,並尋找個2個小時內可來回的名城或靜態景點,可能進去的CP值較低的地方(如遺跡或開放的公園及車站旁城堡) ,孩子的爸喜歡開車跑公路的感覺,我喜歡尋找新東西然後到達那景點下車照張像的感覺,而且更喜歡早晨的寧靜解不塞車的氛圍,所以就採用了攻城不制霸的獨特方式終於滿足我的虛榮(雖然沒有印章,但有滿滿的足跡)加上自己的職業是跟建築有關的室內設計師,所以會想將一歷史及建築物資料一併做整理了解,所以文章大部分維將網路原有資料做整合,再加上自己淺薄的想法,讓以後想自助的朋友們參考,因為時間、地點及人物都是重點選擇元素,當我自己在尋找資料時都會想知道何時開,何時關,時間排序上是否充足,因為有時自助旅行是貪心的,希望能多收納多點景點,但時間是公平的,所以特別將這些資料整合後做自己的一點小分析,畢竟想要制霸並不是那麼容易的,非常敬佩那些有毅力制霸的盟主們! !
但我在出發前做完功課後,常常都是在名城的門口拍張照到此一遊並沒有花錢進去,實感愧疚,但畢竟進去是要花不少的金額和大量的時間,所以許多內部的介紹就留給那些親自走過的朋友吧!我的文章比較歸類為統整項目類吧!別介意,,如有任何想法都可聊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