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松城|海風中矗立的堅固水城,乘潮起舞的歷史巡禮攻略🌊
百大名城攻略連結:https://mengweiliu.pixnet.net/blog/post/571238280?cl=d
【參觀日期】   20200209

🎐【拜訪總順序】第30🎉
🗺【一百大拜訪總順序】26
🗺【二百大拜訪總順序】

🗺【名大名城總排名】 77

【景點名稱】高松城/たかまつじょう Takamatsu-jō

【通    稱】玉藻城

🎯【值得觀賞性特色】
高松城是少數日本真正的「水城」之一!城郭直接與海連結,潮水可灌入護城河,超級特別!而且部分遺跡保存得相當好,還可以搭小船穿梭護城河,體驗不一樣的「攻城」感覺~
【在百大名城的特殊性】
以「海水護城河」而聞名,日本三大水城之一(其他兩座是今治城與中津城)!

【當日天氣】晴朗微風,氣溫微涼,超適合散步拍照!

【面 積】約79,800平方公尺

【所在地】香川縣

🏠【詳細地址】香川県高松市玉藻町2-1

📞【電 話】087-851-1521

📌【坐 標】34.350833, 134.048889

💰【景點費用】

全票:200日圓

小孩票:免費

團體票(20人以上):每人140日圓

年票:1,000日圓

船遊護城河:搭乘費用400日圓/

項目

費用

全票

200日圓

小孩票

免費

團體票

140日圓

年票

1000日圓

船遊護城河

400日圓

大人200日幣、孩童(6歳以上未滿16歳)100日幣、未就學兒童免費

※團體20人以上有優惠價。11日~3日、55日、櫻花祭期間鐘夜間入園免費

營業時間:日出~日没(時間依季節有所變動)

公休日: 1229日~31日休息
🌃【夜間亮燈】部分季節會有夜間特別點燈活動(特定節日及櫻花季限定)

🕒【預計參觀所需時間】約1.52小時(包含船遊+拍照時間)

🚻【洗手間】有(入口旁&公園內部)

🕘【營業時間】

4月~9月:7:0018:00

10月~3月:8:3017:00

年末年初(12/2912/31)休園

🅿【停車資訊】有附設停車場,距離入口非常近

🚗【停車位數量】約80台(玉藻公園停車場)

🚗【自行駕車前往交通資訊】
高松自動車道「高松中央IC」出口,約15分鐘車程

🚶🚆【自行大眾運輸前往交通資訊】

JR高松站 徒步5分鐘超近!

琴電琴平線「高松築港站」步行2分鐘!

👣【抵達難易程度】超~級~簡單!從車站一出來就能看到城牆,連方向感不好的人也能輕鬆打卡成功~

🌸🍁【花季盛況】
高松城內植有大約300株櫻花樹,每到春天3月下旬至4月上旬,櫻花盛開時配上海水護城河,像是粉色雲朵漂浮在水面上,畫面美到爆表!同時城牆與潮水的倒影也形成奇妙的對比,一整個夢幻到不行!

🌸【櫻花時間】每年3月下旬~4月上旬

🍁【楓葉時間】11月中旬~12月上旬

🍱【當地美食介紹】

主食:

骨付鳥(一鶴)超香超多汁!一定要挑戰「親鳥」版的咬勁!

讚岐烏龍麵(香川名物,推薦「うどん本陣山田家本店」)

甜點:

和三盆糖製成的「和三盆菓子」,甜而不膩,當地超有名~

栗子和菓子(栗林公園附近的甜點店超推薦)

伴手禮:

骨付鳥餅乾(超有趣的鹹味點心)

小豆島橄欖相關商品(橄欖油、橄欖巧克力等)
📜【歷史年表】

安土桃山時代

1587年(天正15年):生駒親正受封讚岐國176千石,初以引田城為居城,同年因空間不足遷至聖通寺城。

1588年(天正16年):於香東郡篦原莊玉藻浦(今高松市)開始築城。

1590年(天正18年):高松城竣工。

江戶時代

1639年(寬永16年):生駒高俊因家中內亂(生駒騷動)被改封至矢島藩。

1642年(寬永19年):德川賴房之子松平賴重入封高松,展開高松城改建。

1644年(正保元年):城內鋪設地下水道引水。

1669年(寬文9年):模仿小倉城完成35層天守,賴重隱居。

1671年(寬文11年):松平氏啟動高松城大規模改建。

近現代

1869年:版籍奉還,高松城廢棄。

1884年:天守因老化被拆除。

1890年:城產歸還松平家。

1945年:高松空襲,櫻御門燒毀。

1947年:月見櫓、水手御門等被指定為國寶。

1950年:改為重要文化財。

1954年:高松城移交高松市。

1955年:列入國家史跡,開放為玉藻公園。

2006年:入選百大名城第77號。

2007年:天守台修復工程開始。

2012年:加固工程完工,披雲閣被指定為重要文化財。

2013年:天守台重新開放。


🏛【建築結構簡介】

高松城為輪郭式平城,中央為本丸,環繞二之丸、三之丸、北之丸、東之丸等,設有三道海水引流水堀。當時軍艦可入內,屬於典型的「海城」,極具戰略價值,傳說規劃者包括黑田孝高、細川忠興、藤堂高虎等。

城堡佔地曾達66萬平方公尺,現存面積約7.9萬平方公尺,保存部分包括中堀、內堀、水中貝類與鯛魚養殖。


🧱【城郭構造】輪郭式平城,以海水三道水堀構成。

🏯【天守構造】獨立式層塔型三重四層(地下1層),高約24.5m,為四國最大天守之一,唐造風格,白灰塗外牆,1884年拆除。

🛠【建 者】生駒親正

📅【建造年份】1590年竣工

👷【主要維修者】松平賴重與松平氏歷代

👘【主要城主】生駒氏松平氏

🏚【廢城年份】1869

🎴【現存遺跡】月見櫓、水手御門、渡櫓、艮櫓、石垣、水堀等

【重建之建築】御殿(披雲閣)

【指定文化財產】國家史跡(1955年)

國家重要文化財:月見櫓、水手御門、渡櫓(北之丸)

艮櫓(原東之丸移至櫻之馬場)

披雲閣(本館、倉庫等3棟)

披雲閣為1917年竣工的近代和風木構建築,包含中庭、書院與大正天皇下榻記錄。其附屬設施如東門、井戶屋形、袖塀皆為文化財。


📸【天守重建計畫與考古】 2005年於英國發現明治時期珍貴天守照片,啟動石垣修復與重建研究。2009年首次發現生駒家紋瓦片,確認原天守遺構,為未來重建提供基礎依據。

【官方網站】http://www.takamatsujyo.com/

(資料來自於維基百科及官網照片分享,如有不妥之處敬請見諒,或者來信告知刪除,謝謝!)
💬【心得評論】

來到高松城的那天,我們一家四口帶著「今天不攻城就渾身不對勁」的心情下車,一走近護城河就被眼前那片海水+石垣的組合給震住啦!這不是普通的護城河,這是會漲潮的!👀✨日本三大水城果然名不虛傳!

站在天守台上,腦海裡開始自動播放《戰國BASARA》片頭曲,幻想自己是武將開大招守城的模樣(嗯其實比較像是爸媽自拍角度抓超久😆)孩子則圍著船邊追著水裡的鯛魚看得入神,嘴裡還喊著「這裡可以釣魚嗎?」哈哈哈~

最讓我驚豔的是高松城那種**「自然與城郭融合」的設計感**,作為一個有點建築魂的旅人,從水手御門、月見櫓、水堀到披雲閣,每一處細節都像在低語:「我是歷史的活化石。」
不需太多語言解釋,這座城就是以「靜謐中的威嚴」讓你停下腳步。

雖然天守早已消失百年,但我們卻在這片「少一角卻不失魂」的遺跡中,看見了滿滿歷史和對未來重建的期待。特別是看到那些為重建所努力的展示資料與修復計畫圖時,我默默在心裡喊話:「加油!我以後還會再來看你重生的樣子!」

這是一座連「打卡制霸派」與「歷史宅學派」都能和平共處的城。
高松城,不只是拍照打卡地點,更是我們旅行記憶裡的那份:「原來,城堡也可以很溫柔。」🌊🏯

🎬【附記】

🌟 寫在攻略之後:我為什麼會這樣寫名城筆記?

這篇文章的誕生,其實不是想鉅細靡遺地記錄每一步行程,而是因為我這個自助旅行選擇困難症患者,每次排景點總在「要不要去」中拉扯。旅行時間有限,沿途又有太多景點讓人心癢癢,我又偏偏是個**「路過不錯過」**的人,總想著:都來了,怎麼能錯過!

為了解決內心的小劇場,我把平時會注意的各種小細節整理下來——像是開放時間、交通方式、花季盛況等等,搭配自己的想法,方便快速決定到底要不要把景點塞進行程裡。

因為我們家旅行風格很特別,老爸老媽(也就是我和孩子的爸)是早起派,愛一早出門開著車到處跑;孩子們則是放鬆派,隨遇而安慢慢玩。所以我們會在主要景點之外,再找一個兩小時內可以來回的小景點,像是遺跡、開放式城跡或車站旁的小城堡——即使不進去深度參觀,也能滿足「到此一遊」😅的小虛榮感。

孩子的爸超愛在公路上馳騁,我則喜歡在新景點下車拍張照,特別迷戀早晨那種清爽又不塞車的氛圍。久而久之,我們就自然發展出**「攻城不制霸」**這種玩法:不一定每座城都要進去,但一定要留下足跡和回憶!

這些筆記主要是整合官網、維基百科等公開資訊,再加上我自己的一點小分析,希望能幫助同樣想輕鬆自助旅行的朋友,快速做出選擇。因為時間、地點、人物,永遠是行程安排的關鍵,想多塞點景點是人之常情,但時間是公平的呀!

老實說,出發前明明做了滿滿功課,但很多時候到現場也只是在城門口拍拍照,沒有花錢進去。內心有點小愧疚啦~但畢竟進城也是要花門票+不少時間,這些內部深度導覽,就交給真正認真制霸的朋友們吧!👏

我的這些文章,比較像是踩點整理型,而不是完整導覽。如果你也有同樣的旅行習慣,或者有任何想法、經驗,歡迎一起聊聊喔~🌸🚗🏯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玩童愛設計elaine 的頭像
玩童愛設計elaine

🎀 《設計媽的行走誌》|Elaineの生活冒險日記 設計腦+拍照魂+手作癖!我是劉夢薇,一位愛量尺也愛塗鴉的設計師媽媽,和喜歡畫畫吹陶笛的唐寶寶,一起邊玩邊踩點

玩童愛設計ela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