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不只是遠方的夢,也能是轉角的一束光。
走進 高松市, 在陽光灑落中與靜謐建築對話,每個小細節都像是在耳語:你值得停下腳步。
這趟從沖繩啟程到四國香川縣高松市的跳島之旅,不只是航線上的移動, 而是讓味蕾、雙眼與心靈同步開啟的冒險。從港口邊的咖啡香,到街角的烏龍麵館, 再到散步進歷史長廊的石板路,一切的風景都像是精心鋪排的日式插畫。 當地的清晨,有市場老闆爽朗的招呼聲,也有海風送來的潮味, 讓你在短短數日中,收穫一個滿滿的高松故事。~20200210 日本四國香川縣高松市踩點開箱🍜
📸 現場滑圖照片區
🔝 回到目錄📍景點基本資料
【參觀日期】:2020年02月10日
👑【景點名稱】:高松市
【景點名稱英文】:Takamatsu City
⛅【當日天氣】:☀️ 晴朗,海風吹拂,視野極佳
【所在地】:日本・香川縣高松市
【面積】:375.54平方公里
【人口數】:約41萬人(全市)
【詳細地址】🏠:日本・香川縣高松市中央區港口地區
【電話】📞:+81-87-839-2416
【坐標】:緯度 34.3428,經度 134.0466
🔝 回到目錄
🏠景點設施與環境介紹
高松市港口周邊結合觀光服務、在地市集、碼頭休憩空間與歷史文化景點,適合步行與短途騎行探索。
🚻【洗手間】:港口旅客服務中心、玉藻公園內皆有設置
【遊客中心或服務處位置】:高松港旅客碼頭大樓一樓
🌃【夜間亮燈】✨:高松港燈塔夜間點燈,並有岸邊裝飾燈光
💰【景點費用】:港口散策免費,部分博物館需購票
票種 | 價格(日圓) |
成人全票 | 500 |
小兒票 | 300 |
團體票 | 400 |
身心障礙票 | 免費 |
停車費 | 每小時200 |
🕘【營業時間】:各設施依據營業規則不同,一般為 09:00–17:00
▶每年固定公休日: 12/29–1/3(部分景點全年無休)
🕒【預計參觀所需時間】:約 3–4 小時(含拍照、散步)
📮【印章放置處】:高松港旅客碼頭大樓一樓,維持每日清潔消毒
【必須注意事項】:留意港口防波堤風浪與滑倒風險;部分碼頭區禁止無人機拍攝
🚗交通資訊
🚗【停車位數量】:高松港周邊公共停車場約 300 格,步行 200 公尺內另有商業停車場共約 150 格
【自駕交通介紹】:導航輸入「高松港旅客碼頭」即可抵達,港口設有大型停車場
【大眾交通運輸介紹】:鄰近 JR 高松站,步行約 5 分鐘,可轉乘琴平電鐵及公車
👣【抵達難易程度】:交通便利度高,港口與車站距離近,適合行李較多的旅客
🔝 回到目錄
🎯【在旅遊景點的特殊性】
高松市🌊不只是四國交通樞紐,更是濃縮日本濱海慢活精華的舞台。這裡是多部日劇與電影的取景地,包括以港口夕陽為背景的浪漫片段與玉藻公園內的古城鏡頭。沿途不只是觀光,更能化身「港都旅人」角色,跟著導覽員走進在地生活:從晨間市場的海鮮拍賣,到港邊的咖啡時光,每一刻都像一場沉浸式演出,觀眾就是你自己。
🌸 1 春
春天的高松,是櫻花與海風的聯名企劃。玉藻公園、栗林公園的櫻花盛開時,粉嫩花瓣在海風吹拂下飄進護城河,彷彿粉色雪花。遊客可以搭乘小舟,沿水道緩緩滑行,感受水波映照花影的詩意。街頭則有櫻餅與期間限定的櫻花拿鐵,讓視覺與味覺同步開花。
☀️ 2 夏
夏日的高松港口變身海上嘉年華。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期間,各國藝術家在港邊展出創作,彩色裝置藝術與藍色海面形成對比。白天可搭船前往直島、小豆島體驗島嶼生活;夜晚港邊的啤酒花園開張,微醺中欣賞燈塔與漁船燈光,是屬於港都的夏夜浪漫。
🍁 3 秋
秋天是紅葉與文化交響曲。栗林公園的楓葉將庭園染成紅金色,適合穿和服漫步,彷彿穿越到江戶時代。高松秋祭期間,會有傳統舞蹈、太鼓與美食攤位,當地居民熱情邀請遊客參與,讓你融入節慶的核心,體驗最真摯的在地情感。
❄️ 4 冬
冬日的高松是靜謐的藍與暖色交織。海面在冬陽下閃爍冷冽光芒,街角咖啡館飄出烤地瓜與熱柚子茶香。雖無雪景,但海邊的晨霧與清澈天空,讓人想按下快門留住每個細節。冬季也是享用濃郁烏龍麵與海鮮鍋的最佳時節,暖胃也暖心。
四季述說總結:
高松四季各有主題,從春櫻、夏藝、秋楓到冬暖,美景與在地文化彼此呼應,構成全年無休的港都風情畫。
【值得觀賞性特色星級表示】:⭐⭐⭐⭐⭐
【最推薦到訪的季節】:春季(櫻花季)與秋季(紅葉季)
🔝 回到目錄
🌸🍁【花季盛況】
高松的花季以春櫻與秋楓最為經典。栗林公園內栽種約 320 棵櫻花樹,總面積達 75 公頃,盛開時如粉色雲海覆蓋庭園。秋季則有超過 1000 棵楓樹點綴園內湖泊,紅葉與園林建築交織成絕景,吸引攝影師與婚紗團隊前來取景。
🍱【當地美食介紹】
主食:
1. 讚岐烏龍麵 – Q彈有勁,推薦「上原屋本店」。
2. 海鮮丼 – 高松港當日漁獲直送,推「海港食堂」。
甜點:
1. 和三盆糖點心 – 細膩香甜,推「菓匠芝山」。
2. 抹茶大福 – 軟糯包裹香濃抹茶餡,推「栗林庵」。
伴手禮:
1. 讚岐素麵 – 清爽滑順,適合夏季冷麵。
2. 橄欖製品 – 小豆島出產橄欖油與護膚品,健康又實用。
🔝 回到目錄
【附近餐廳介紹】
🍜在地推薦小吃店名:上原屋本店 – 烏龍麵現點現煮,湯頭濃郁。
🍱隱藏版餐廳:港町食堂 – 位置隱蔽的海鮮餐館,晚餐有限定刺身拼盤。
🔝 回到目錄
【附近景點介紹】
🏯熱門景點:玉藻公園、高松城遺址
🎠親子友善景點:中央公園、香川縣立博物館(兒童互動區)
📸打卡景點:高松港燈塔(白色浪漫造型),建議黃昏時由港口南側拍攝,捕捉燈塔與夕陽同框的瞬間。
🔝 回到目錄
📜【流傳故事】
在高松港邊,有位九十多歲的老船長阿幸,笑稱自己「看過的海,比別人喝過的水還多」。他說,二戰時這片港灣曾是軍艦補給的重要據點,夜裡海面無燈,卻能聽見暗潮與引擎聲的低鳴。戰後,高松港重生為平民港口,阿幸用破舊的木船載著漁獲和孩子們的笑聲穿梭其中。傳說在一次颱風夜,他救下了被困在防波堤的年輕旅人,還用熱騰騰的烏龍麵安撫對方驚魂未定的心。阿幸總說,「海會考驗你,也會擁抱你。」如今港口邊那座小白燈塔,就是為了紀念他當年的救援。每到黃昏,燈光亮起時,港口的老人家們都會微笑說:「阿幸又回來看我們了。」這段故事,既溫暖又帶點滄桑,是高松人引以為傲的港都回憶。
🔝 回到目錄
📜【歷史年表】
【當地歷史】 高松市歷史可追溯至江戶時代,作為讚岐國的政治與經濟中心,依託天然良港發展海運與商業。高松城(玉藻城)是當地象徵之一,為日本少數臨海城堡,護城河直接引入海水,具備軍事與景觀雙重功能。二戰期間,港口遭受空襲毀損,但戰後迅速重建,並發展為瀨戶內海航運的重要樞紐。今日的高松融合了歷史城跡、現代港灣與藝術文化,成為四國旅遊的起點城市。
年份 | 事件 |
1588年 | 生駒親正築高松城,成為讚岐國政治中心 |
1642年 | 松平賴重接管高松藩,開始長期統治 |
1945年 | 二戰空襲導致市區與港口嚴重損毀 |
1947年 | 港口重建計畫啟動,恢復航運功能 |
2010年 |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首次舉辦,高松成為主會場之一 |
🎖️【旅遊景點的過程】
高松市之所以成為旅遊熱點,源於它作為四國交通門戶的地位。港口連接瀨戶內海各島嶼,如直島、小豆島,是藝術與島嶼文化的集散中心。栗林公園與玉藻公園則吸引了喜愛日式庭園與古城的旅人。隨著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的興起,高松成功將港灣景觀與現代藝術融合,塑造出專屬的港都文化形象。
【附近地理環境簡介】
高松市位於香川縣北部,面向瀨戶內海,東鄰德島縣,西接坂出市。地勢多為平原與緩坡,氣候屬溫暖少雨型,四季分明。港口外有多座離島形成天然屏障,減少颱風與強風影響,非常適合發展航運與漁業。
🔝 回到目錄
🏛️【建築結構設計簡介】
以高松城遺址與港口建築群為例,這裡的建築將江戶城郭元素與現代港灣設施並置。《文青建築控》的眼中,高松是一部開放式的建築史書,從石垣與天守台看見戰國時代的嚴謹防禦觀念,從港口大樓與碼頭的流線外型中讀到現代設計的流動感。據耆老說,古時候的城門曾迎來船隻直接入港,如今的港灣則迎接遊輪與藝術裝置,歷史與現代就這樣並肩站立。
【建築師介紹】
高松城由生駒親正主持興建,採用安土桃山時期的築城技法。現代港口大樓則由日本當代建築師團隊設計,強調通透採光與海景連結。
【戶外材質與設計概念】
港口建築外牆以耐海風蝕的不銹鋼與玻璃為主,象徵開放與現代感;高松城遺址則保留花崗岩石垣,展現歷史厚度。
【室內材質與設計概念】
港口大樓內部使用溫潤木質與金屬結構,平衡現代感與舒適度;展覽空間則有可移動隔間,方便舉辦藝術祭活動。
【天花板材質與設計概念】
以鋼架搭配大面積玻璃天窗,營造自然光灑落的港口意象。
【地板材質與設計概念】
港區步道採用防滑花崗岩與木棧板結合,既耐用又呼應海洋風格。
【牆壁材質與設計概念】
牆面結合展示面板與透明玻璃,方便觀景與展示資訊。
【特殊注意事項】
港區部分區域禁止無人機飛行;高松城遺址為文化財產,需遵守保護規範,不可攀爬石垣。
🔝 回到目錄
💬心得評論
高松市給我的第一印象,是一座將歷史與設計無縫拼接的城市。站在港邊,視線左邊是玉藻城遺址的石垣與護城河,右邊則是通透的港口大樓與現代碼頭,這種跨越時代的對話感,對喜歡建築與文化的我來說,特別迷人。沿著港口步道慢慢走,我會刻意停下來觀察細節,古城的石材顏色因歲月變得溫潤,石縫間長出小草;港口大樓的玻璃帷幕在陽光下映出海天一色的藍。這些不同年代的作品,在這裡並不是互相搶風頭,而是彼此襯托。我喜歡去想像當年這裡的場景:城門曾經迎接過從瀨戶內海回港的船隻,帶回漁獲與遠方的消息;而如今,同一片水域接納的是遊輪、藝術裝置,還有拿著相機捕捉海景的旅人。高松的歷史感不是靜態的,而是會隨著季節、展覽與節慶持續更新。 高松教會我,建築並非只是形體,歷史也不是過去式,它們可以同時存在,甚至在一個轉角就並肩出現,當你願意慢下腳步去觀察,你會發現這座城市就像一本打開的立體書,每一頁都有不同的材質、色彩與氣味。對我來說,這樣的旅行不是單純的「到此一遊」,而是與城市的對話,帶走的不是紀念品,而是一次深刻的感受。
🔝 回到目錄
🎬【附記】
🌟 寫在攻略之後:旅行,其實是和自己的對話!
這些文章,是我整理自己旅途中那堆「小眉角」的心血結晶:哪裡會塞車?哪裡有廁所?哪裡拍照最美?
還有——需不需要排隊買票?(拜託,時間就是金錢好嗎!)
🔝 回到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