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大名城攻城不制霸 × 自駕快閃懶人攻略。
津和野城就像是藏在雲端上的夢幻舞台~坐上觀光單軌纜車,一路從山麓穿越白雪與晴空交織的山林,彷彿闖入《天空之城》的遺跡場景⛅❄️雪花飄落在古老石垣上,搭配遠眺津和野小鎮的絕景,美到讓人捨不得下山!
百大名城攻略連結:https://mengweiliu.pixnet.net/blog/post/571238280?cl=d
【參觀日期】20150128
🎐【拜訪總順序】第50城🎉
🗺️【一百大拜訪總順序】42
🗺️【二百大拜訪總順序】
🗺️【名大名城總排名】66
【景點名稱】津和野城/つわのじょう Tsuwano-jō
【通 稱】三本松城、石蕗城
⛅【當日天氣】晴會下雪 ☀️❄️ (上山時偶有細雪,氣溫偏低)
【面 積】山頂城區約300m×200m,石垣建築群東西綿延,可沿登山路繞行遺跡;山麓處仍留有部分護城河及藩校遺址。
【所在地】島根縣
🏠【詳細地址】〒699-5605 島根県鹿足郡津和野町後田
📞【電話】0856-72-1771(津和野町觀光協會)
📌【座標】34.464061, 131.769460
檢視較大的地圖
👑【景點名稱】津和野城,津和野城(つわのじょう),
Tsuwano Castle
🏯【通 稱】
天空之城、津和野山城
【在百大名城的特殊性】
被譽為島根縣最浪漫的雲上古城,為江戶初期的重要山城之一。保存著壯觀石垣遺構與歷代藩主龜井氏的歷史記憶。
🎯【值得觀賞性特色】
從山頂望出去的津和野城跡,被雲霧環繞,晴天時可遠眺津和野全貌;冬雪降臨時更如仙境般夢幻!還有坂崎直盛設計的戰略石垣與瞭望台遺構,是攝影迷的天堂。
💰【景點費用】
城跡參觀免費,僅纜車需費用。觀光纜車來回票價成人720円、兒童510円,有團體票與殘障優惠。
項目 |
價格 |
觀光纜車來回(大人) |
720円 |
觀光纜車來回(兒童) |
510円 |
單程票(大人) |
450円 |
單程票(兒童) |
320円 |
團體票 |
有優惠,詳見官網 |
殘障票 |
半價優惠 |
🌃【夜間亮燈】✨無夜間亮燈
🕒【預計參觀所需時間】約1.5~2小時(含纜車搭乘、步行遺跡路線、拍照與遠眺時間)
🚻【洗手間】山麓車站設有洗手間,山頂無設施
🕘【營業時間】觀光纜車 9:00~16:30(冬季可能提早結束)
【每年預定公休時間】冬季遇積雪或風雨時會停駛,請事先查詢
🅿️【停車資訊】山麓纜車站旁設有停車場
🚗【停車位數量】約30台(免費)
🚗【自行駕車前往交通資訊】
從中國自動車道「六日市IC」下車後約50分鐘車程,沿9號國道進入津和野町區域後,依指標前往山麓纜車站
🚶♀️🚆【自行大眾運輸前往交通資訊】
搭乘JR山口線至「津和野站」下車,步行約15分鐘即可抵達纜車站
👣【抵達難易程度】需轉乘、再步行上山,搭纜車或登山步道皆可,屬於中等難度但風景值得!
🌸【櫻花時間】3月下旬~4月上旬
粉紅櫻花🌸從車站一路延伸到纜車站周邊,山頂雖無密集櫻花,但俯瞰整個津和野鎮的櫻花帶超壯觀!
🍁【楓葉時間】11月上旬~中旬
城下町神社周圍與登山路皆有楓紅,山頂石垣搭配紅葉,超像日本戰國電影場景!
🍱【當地美食介紹】
🍚主食類
鯰壽司(なまずずし):津和野町名物,使用鯰魚與壽司飯結合而成的鄉土料理,有點像熟成押壽司的口感,在「沙羅の木本店」可吃到。
津和野蕎麥:滑順香Q,搭配山葵泥與在地醬油超對味!推薦老舖「沙羅之屋」。
🍰甜點類
源氏巻(げんじまき):像蛋糕捲的日式點心,內餡紅豆香甜不膩,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自家風味。
寒天和果子:冬季限定的果凍系甜點,有些加入地產柚子或栗子風味。
🎁伴手禮類
津和野燒物:文青風的手工陶瓷,特別適合收藏。
藩校筆墨組:超有歷史感的仿古毛筆與墨條組,很有文化味!
📜【歷史年表】👇
🎬《戰雲下的孤城:津和野的千年守望者》歷史小劇場登場!
時間回到鐮倉時代——當時蒙古軍(元寇)兩度襲來,全日本陷入高度警戒。1295年,一位名叫吉見賴行的地方武士,決定在津和野這座易守難攻的山上,築起一座堅固的山城。這座城,就是「津和野城」的前身。
進入戰國時代後,津和野城經歷了數度易主,直到戰國名將坂崎直盛進行大規模修築,奠定近代山城雛形。可惜坂崎命運多舛,最終無後人繼承,龜井氏接掌,並於江戶時代將津和野打造成知名的藩城與文化重鎮。
明治維新後,城堡被視為過去封建象徵,於1871年廢城、1874年被拆除,僅留下高聳的石垣與兩棟櫓見證風華。如今,登上雲霧環繞的城址,彷彿能聽見歷史低語……
年代 |
事件 |
1295年 |
吉見賴行為防元寇,在津和野建城(永仁3年) |
戰國時代 |
坂崎直盛擴建為近代山城,強化石垣 |
江戶時代 |
津和野藩設立,龜井氏為歷代藩主 |
1871年 |
廢藩置縣,津和野城廢城 |
1874年 |
大部分建築被拆除,僅留石垣與部分櫓 |
1942年 |
被指定為國之史跡 |
2006年 |
被列入日本百大名城第66號 |
🏛️【建築結構簡介】🎨
🎭設計師口吻小劇場:
「想打造一座能守、能藏、還能俯瞰敵人動向的要塞嗎?我就選了這座山頂!」吉見賴行的視角,這裡三面斷崖、雲霧縈繞,天然防禦就是最大武器。而到江戶時代,坂崎直盛更以「層層瞭望、石垣防禦、連郭分層」的方式打造出不規則卻極有效率的山城構造!
建築師構思不是美學,而是軍事邏輯的極致應用!最終留下的石垣群,就是當時工程與判斷的結晶。
【工程造價】
當年修建全靠藩政資金,結合人力徵用與石材搬運,以木構建築搭配大量石垣,施工數年。坂崎時代花費龐大資源打造軍事據點,後龜井氏維持其規模並未大幅增改。
🧱【城郭構造】
連郭式山城。由本丸向外依山地高低延展,構成多個分郭(如二之丸、三之丸),透過石垣階梯與土坡相連,防守嚴密、俯瞰全城。
🏯【天守構造】為三重天守,當時位於本丸最上段,目前天守已無存,但基壇遺跡仍可見。
🛠️【建 造 者】吉見賴行(鐮倉時代)
📅【建造年份】1295年(永仁3年)
👷【主要維修者】坂崎直盛(江戶初期)
👘【主要城主】吉見氏、坂崎氏、龜井氏(津和野藩)
🧑🏫【歷屆城主簡介】
時期 |
城主家系 |
1295–1600 |
吉見氏 |
1600–1616 |
坂崎直盛(德川家所任) |
1617–1871 |
龜井氏(津和野藩主,江戶時代一系統治) |
🏚️【廢城年份】1871年(廢藩置縣)
🎴【現存遺跡】本丸、二之丸等石垣、2座櫓遺構、土塁、空堀
🧱【重建之建築】目前無重建天守,保留原始石垣地形為主,僅登山纜車為觀光用新設施。
🏛️【指定文化財產】
1942年被指定為國之史跡,是島根縣最具代表性的山城遺跡之一。作為鐮倉以降軍事城構發展樣式,亦具重要學術價值。石垣保存良好,與津和野的城下町構成完整歷史脈絡,見證封建領主治理模式。
📮【百大名城印章放置處】津和野町觀光協會(JR津和野站旁)
📸【拍照tip】
📷最強打卡點:本丸石垣最頂端的懸崖角落!拍攝角度朝津和野町下方俯拍,搭配晴雪山景與蜿蜒鐵道,宛如《你的名字》背景圖!
💡建議拍攝時間:上午日出後至中午前,光線斜灑石垣最佳!
📐角度小技巧:可微蹲+廣角模式,石垣比例更壯觀!
📍記得戴帽子防風,冬天上山風大很兇~帽子差點被吹走😂
【官方網站】https://tsuwano-kanko.net/sightseeing/look/%E6%B4%A5%E5%92%8C%E9%87%8E%E5%9F%8E%E8%B7%A1/
(資料來自於維基百科及官網照片分享,如有不妥之處敬請見諒,或者來信告知刪除,謝謝!)
💬【心得評論】
津和野城真的是「天上有城,人間無敵」的代表作啦🌤️這次在晴雪交錯的天氣上山,一路彷彿踏入雲海舞台,站在本丸石垣上遠眺那片白色小鎮,整個人都靜下來了。
纜車慢慢爬升那一刻,孩子的爸一邊拍照一邊感嘆這景觀真的「值回車錢」,我則忍不住一直驚呼這座城竟然在百大中這麼冷門但這麼絕美!
這裡不需要太多商業氣息,保留的遺構與自然共生,是靜靜述說歷史最浪漫的方式。
攻城不制霸的一天,我們的心卻被這座藏在雲上的古堡完全制霸了❤️
🎬【附記】
🌟 寫在攻略之後:我為什麼會這樣寫名城筆記?
這篇文章的誕生,其實不是想鉅細靡遺地記錄每一步行程,而是因為我這個自助旅行選擇困難症患者,每次排景點總在「要不要去」中拉扯。旅行時間有限,沿途又有太多景點讓人心癢癢,我又偏偏是個**「路過不錯過」**的人,總想著:都來了,怎麼能錯過!
為了解決內心的小劇場,我把平時會注意的各種小細節整理下來——像是開放時間、交通方式、花季盛況等等,搭配自己的想法,方便快速決定到底要不要把景點塞進行程裡。
因為我們家旅行風格很特別,老爸老媽(也就是我和孩子的爸)是早起派,愛一早出門開著車到處跑;孩子們則是放鬆派,隨遇而安慢慢玩。所以我們會在主要景點之外,再找一個兩小時內可以來回的小景點,像是遺跡、開放式城跡或車站旁的小城堡——即使不進去深度參觀,也能滿足「到此一遊」😅的小虛榮感。
孩子的爸超愛在公路上馳騁,我則喜歡在新景點下車拍張照,特別迷戀早晨那種清爽又不塞車的氛圍。久而久之,我們就自然發展出**「攻城不制霸」**這種玩法:不一定每座城都要進去,但一定要留下足跡和回憶!
這些筆記主要是整合官網、維基百科等公開資訊,再加上我自己的一點小分析,希望能幫助同樣想輕鬆自助旅行的朋友,快速做出選擇。因為時間、地點、人物,永遠是行程安排的關鍵,想多塞點景點是人之常情,但時間是公平的呀!
老實說,出發前明明做了滿滿功課,但很多時候到現場也只是在城門口拍拍照,沒有花錢進去。內心有點小愧疚啦~但畢竟進城也是要花門票+不少時間,這些內部深度導覽,就交給真正認真制霸的朋友們吧!👏
我的這些文章,比較像是踩點整理型,而不是完整導覽。如果你也有同樣的旅行習慣,或者有任何想法、經驗,歡迎一起聊聊喔~🌸🚗🏯